近日,温州理工学院法学院与海滨司法所联合开展的学生调解员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旨在为在读学生搭建起一条通往基层实践的“直通车”,使他们能够近距离接触基层社会事务,将“枫桥经验”与地方发展紧密结合。
“枫桥经验”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其核心是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温州理工学院法学院与海滨司法所的合作项目,正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枫桥经验”的创新实践。学生们作为人民调解员,运用专业知识,投身于社会治理和法治实践,不仅提升了调解工作的法治化和专业化,也增强了个人实践技能和基层治理效能,打造出具有温州特色的“枫桥经验”新实践。
温州市司法局副局长刘贤平在走访调研小红枫基层人民调解队时指出:“在土地征收、机场三期项目建设等工作中,矛盾预防是关键。通过前期法律服务,帮助各方规范协议签订、规避潜在纠纷,这比事后调解更有意义,也对学生的成长也更具实践价值。”
下一步,调解队将在积累调解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地区发展性问题调研,紧跟社会热点,努力实现政府支持青年、青年助力基层、基层活跃地方的良性循环。
温州理工学院法学院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通过整合政企资源,开设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实战中得到锤炼。此次与海滨司法所的合作,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也为“枫桥经验”在温州的落地生根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未来,学生调解项目将继续本着服务地方、解决地方实际问题的目标,在普调结合的道路上持续发力,让“枫桥经验 + 学生”这一模式在温州这片土地上沾上浓厚的乡土气息,成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地区发展指导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