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小小红船,开启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伟大航程……”在近日举行的温州理工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大会上,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成员、思政课教师项晓正深情地向广大师生党员讲述红船的故事,对“红船精神”进行解读,并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弘扬“红船精神”。
学生党员林紫薇在学校的“红船精神传播阵地”向来宾讲述“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仅仅一个月的时间里,她与其他党员志愿讲解员一起已接待了校内外参观学习者近千人。
在近五百平米的“红船精神传播阵地”里,温州理工学院充分融入红色元素、智慧元素和理工元素,设置了教育区、展示区、会议区。充分发挥“红船精神”的育人价值,依托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大力推进“红船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
学校还选拔了一批师生党员分别组成党史学习教育讲师团和青年大学生理论宣讲团,在校内外开展巡回宣讲,二十多个不同主题的党史教育专题党课内容丰富。宣讲团的党员师生们还录制了一批微党课,通过新媒体的手段进行传播,第一批微党课点击量均已破万。
国际教育与合作学院开展了师生共上一节党课活动,邀请来自11个省份的师生党员讲述家乡长征路上的故事。“重温长征之路的每一次党课学习,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我们应该树立自己的远大理想,应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听完一堂堂的特殊党课后,大学生们纷纷发出这样的感叹。
平阳县凤卧镇是中共浙江省一大会址所在地,也是校地党建共建基地和红色乡村振兴研究与实践推广基地。连日来,温州理工学院师生党员前往凤卧镇,到中共浙江省一大会址进行参观学习。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的师生党员带着专业测量工具,对平阳县凤卧镇革命老街进行外立面测量,为后期外立面设计、街面施工提供数据支撑。党员教师应子怡牵头打造的平阳县凤卧镇“红色旅游+绿色发展”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当中。
清明节期间,在温州市翠微山烈士陵园,来自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徐心媛同学正深情地为前来悼念的群众介绍烈士的光荣事迹。作为该学院“红话筒”志愿服务队的一员,这已经是徐心媛同学第三次放弃假期,在烈士陵园担任讲解员了。温州理工学院与温州革命烈士纪念馆合作,共同创建了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并成立了“红话筒志愿者服务队”,成立六年多,服务时数超万余小时,现有60余位成员。
“充分激活高校党建动能,助推地方党建提升,同时推动乡村振兴,开展了‘党建+三服务’,即高校+企业+乡镇形成了稳固的三角结构。同时积极鼓励师生发挥高校党建的智慧和力量,运用到地方党建,实现双方红色力量的共同提升。”温州理工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