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客户端:百名大学生专访百名老兵 温州理工学院学生在学思践悟中传承红色基因

时间:2021-08-12 作者: 来源:


       “入朝作战期间,作战环境困难,条件很是艰苦,缺衣少粮……当时子弹就从耳边擦过,没有退路,我们只能往前冲!”近日,面对“00”后大学生的专访,97岁的抗战老兵吴阿宽,虽已年近百岁,但讲起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故事,仍然神采奕奕,仿佛把人们带进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而作为倾听者和记录者,来自温州理工学院的大学生们早已是热泪盈眶,一方面感恩抗战老兵为和平作出的贡献和牺牲,另一方面也激励自己努力进取、报效祖国的决心。

       据悉,为了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温州理工学院与温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共同开展了“追寻红色足迹 传承老兵精神”百名大学生寻访百名抗战老兵活动。该校“红笔杆”志愿服务队的同学们与法琦、潘亨妮、张新彤、刘素敏、邓金培等多位指导老师一同走访、记录、拍摄、留存老战士口述历史资料,聆听革命故事,用手中的笔重现他们当年的峥嵘岁月和动人故事,在与老兵的促膝长谈中了解战场上鲜血的“红色”,感悟老兵心中的“红色”。

       90岁高龄的老兵张锡淑,党龄73年,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洞头战役等百余次战役。1988年荣获中央军委颁发的国家胜利功勋荣誉勋章,保留终身军藉。他用一生诠释军人的风采。他深情地寄语新时代的大学生:“你们是革命的后一代,要懂得幸福从哪里来,没有先烈撒热血,哪有红花遍地开。不忘先烈抛头颅,要把革命的传统接过来。”

       “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新生活,希望大学生们能够好好学习,用你们的方式报效祖国”这是拥有50多年党龄的老兵单瑞华送给大学生们的祝福。这位70多岁的老兵虽然没有上过前线,但是作为通讯兵一直任劳任怨、积极努力,多次被授予“三等功”等荣誉勋章,如今在社区等志愿服务一线都能看到他依然忙碌的身影。

       董伊丽是温州理工学院“红笔杆”志愿服务队的队长,也是本次采访活动的学生负责人,她说:“在记录老兵的感人故事中,能够从他们身上学习到红色精神的使命和责任,这对我们大学生来说,也是一堂生动的党史现场教学。老兵寻访活动将会持续进行,队员们纷纷表示将会铭记历史、珍惜今天的学习和生活,为成为有担当、有作为的新时代青年而奋斗。”

       “在全国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中,这项活动意义深远,用党的伟大奋斗精神涵养大学生。同时,这也是一次非常生动的专业演练,我校一直致力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大学生,希望100名志愿者通过采访挖掘退伍老兵的感人故事,用绵薄之力,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关心关爱退伍军人的良好社会风尚。”温州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定福表示。


       相关链接:

              新华网客户端:百名大学生专访百名老兵 温州理工学院学生在学思践悟中传承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