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召开

时间:2025-09-11 作者:【宣传部】 来源:【宣传部】


9月8日-9日,我校举行暑期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回顾暑期攻坚工作,分析当前学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为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未标题-11.jpg

本次学习会还邀请了四位领域内权威专家开展专题授课。国内应用型高等教育领域权威专家、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原安徽大学党委书记蔡敬民教授作题为《应用型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与实践》专题报告,温州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黄朝钦作题为《“双万”城市再出发 提速打造“第三极”——关于温州“十五五”发展的若干战略思考》专题报告,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兰建平研究员作题为《学习贯彻省委十五届七次全会精神 高水平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专题报告,浙江师范大学智慧教育研究院院长周跃良教授作题为《人工智能+教育:高等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专题报告。

未标题-12.jpg

校党委书记陈永光作总结讲话。他指出,要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温理工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金名片”。8月26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9月3日,市里召开全市人工智能发展大会,并专门设立温州市人工智能局,对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视前所未有。要如何抓住人工智能发展浪潮?他强调,要认识到人工智能是一个时代,将重塑人类生产生活范式,促进生产力革命性跃迁和生产关系深层次变革。要认识到人工智能是一道“抢答题”,必须要做到“人工智能专业的教师要更专业”“不是人工智能专业的教师要成为专业”,让AI素养成为温理工人的“必备技能”。要认识到人工智能是一块“试金石”,回答好想不想做、会不会做、能不能做三个问题,在人工智能浪潮中站得住、立得稳、走得远。在行动层面,一要问突破口在哪,结合自身学科专业优势、人才专长,谋划实施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找准温理工人工智能发展的突破口,集中力量破壁攻坚。二要问引爆点在哪,深入研究国家及省市人工智能决策部署,特别是刚出台的《温州市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先行市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坚持“从产业中来、到产业中去”,在“最有基础、最易突破、最能见效”的领域集中火力,以标志性成果提升影响力。三要问引领点在哪,以应用为导向,在“服务温州”坐标系里,先实现点位突破局部突破,再向更高层级迈进。

陈永光强调,“十五五”规划对温理工发展至关重要。今年5月8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来我校调研,提出“通过五至十年规划,加快建设成为浙南闽北赣东区域一流的高水平应用型理工大学”的发展目标,这既是市委市政府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更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十五五”规划的编制,核心就是要牢牢把握住 “应用”“创新”“改革” 这三个关键词。一是突出“应用型”这个关键词。“十五五”规划在强化“应用型”路径的探索中,要注重学科与产业融合、学校与市场融合、科研与育人融合。二是突出“创新发展”这个关键词。作为一所新转设本科高校,必须跳出传统大学发展的路径依赖,将创新发展这一主题贯穿在“十五五”规划中,贯穿在办学全过程,体现创新发展的理念、路径、机制和文化。三是突出“改革”这个关键词。“十五五”规划要突出以改革赋能学校发展,侧重在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深化治理机制改革、深化开放合作机制改革上做文章。

未标题-13.jpg

陈永光强调,党建工作是把握办学方向、凝聚发展合力、提升育人质效的根本保障。对于温理工而言,如何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是学校发展必须答好的时代课题。当前,学校正处于“申硕”“迎评”“校园建设”等攻坚关键期,更需要以党建引领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促发展。一要把牢“政治统领”这一根本点,将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各方面,把牢正确办学方向,确保学校始终成为坚持党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坚强阵地,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要把牢“品牌打造”这一着力点,扎实深入建设“红色循理·精工先锋”党建品牌,紧扣“服务温州、赋能产业、培育人才”的核心使命,实施 “双百双促” 行动等重点载体活动,打造有辨识度、有影响力、有实效性的温理工党建特色品牌,让党建品牌既有“红色底色”,又有“应用特质”,真正成为提升育人质效与服务能力的有效“抓手”。三要把牢“融合发展”这一关键点,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四要把牢“建强基层党组织”这一发力点,深入开展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创建活动,持续优化党组织设置,不断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五要把牢“队伍建设”这一支撑点。

陈永光指出,6月29日暑期攻坚推进会以来,面对繁重的任务,全校上下放弃暑期休整机会,以“战”的姿态进入工作状态、攻坚状态。两个月的攻坚工作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干部教师担当奉献,攻坚行动成效明显。攻坚氛围浓厚、措施有力、成效突出,“迎评”“申硕”、校园建设、校园安全等重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这种担当、拼劲与作风,正是温理工人最可贵的精神财富。他强调,新学期要抓实抓细各项工作,推动学校事业迈向新的高度。一要保持攻坚状态。当前,学校正处于“申硕”“迎评”“校园建设”“校园安全”四大攻坚的关键期,务必要保持要攻坚的状态、拼搏的状态,全力打好四大“攻坚战”。二要坚定创新路径。学校“136”发展重点中的六条创新路径是打造应用型特色的关键抓手,必须打破“路径依赖”,聚焦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应用型优势特色学科群建设、应用型课程和教学体系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科研发展、创新创业文化培育这六大工程,以更开放的创新思维、更扎实的创新举措推动各项工程落地,真正形成“温理特色”。三要重点工作“闭环”。对学校部署的工作、考核明确的要求,必须严肃对待,形成落实“闭环”机制。新的学期马上要开学,他勉励全体干部大力弘扬“六干”精神和暑期攻坚中展现出的“温理工精气神”,全面推进“申硕”“迎评”“校园建设”“校园安全”等各项重点工作,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优异的成绩,奋力谱写温州理工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未标题-14.jpg

会上,校长周文龙回顾总结2025年上半年工作,部署下半年主要工作。周文龙还强调了三个关键词:重塑、融合与担当。人工智能时代带来了系统的重塑,对教师的角色定位、核心能力和伦理观念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教师应主动拥抱人工智能,学会与人工智能成为强大的新同事,并将其视为提升教育效果的超级工具。他勉励全体干部坚持“四个融合”,要各就其位、有所为有所不为、因地制宜,要敢于担当,以“拼”的劲头、“实”的作风,全力攻坚全年目标。

周文龙指出,2025年上半年,学校锚定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理工类应用型大学”目标,强化“理工类”“应用型”“校城融合”办学定位与特色,聚焦“培根铸魂强基”工程,以“136”发展战略为指引,实施“九大行动”,聚力打好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创建、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和校园三期改造攻坚战,在人才引育、教育教学、学科专业建设、服务地方等各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未标题-15.jpg

周文龙就学校下半年主要工作作出部署。要求以“136”发展重点和2025年“九大行动”工作为抓手,围绕学校“申硕”“评估”等重点任务,坚持推倒“围墙”办大学,坚持守正发展、坚持创新发展、坚持融合发展,以新的理念、新的模式、新的路径“破壁”突围。围绕一个目标、四维支撑、六项重点工作,即锚定“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性理工类应用型大学”这个目标,处理好长远谋划与成果积累的关系,以蓄水池思维推动学科滚动发展;处理好产业需求与学科建设的关系,以需求侧导向促进人才培养升级;处理好资源配置与重点突破的关系,以精准滴灌策略形成示范引领效应;处理好制度执行与质量提升的关系,以全周期管理实现治理持续改进。抓好六项重点工作:全力攻坚硕点申报,夯实学科建设的“一号工程”;深入推进合格评估,全面推动应用转型的“质效跃升”;扎实抓好巡视整改,深化党建融合的“固本强基”;科学谋划发展规划,擘画面向未来的“战略蓝图”;系统深化校务改革,增强治理效能的“系统升级”;全面守牢校园安全,夯实立德树人的“防护屏障”。

未标题-16.jpg

全体校领导、全体中层干部(含部门科级负责人),民主党派、统战团体负责人,正高级职称教职工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