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新闻: 暑期密集组织博士团队“访企问诊” 温理工深入推进“双百双促”赋能强城

时间:2025-09-07 作者:温度新闻 记者 曾云毕 通讯员 陈有为 周强 来源:


今年暑期,温州理工学院“双百双促”活动持续深入推进,校领导带队赴二级学院博士团队服务企业走访调研,了解企业发展需求,督促博士深入企业做好服务,为企业发展赋能、为学校发展助力。

“双百双促”活动是温理工“红色循理·精工先锋”党建品牌建设的重要举措。自活动启动以来,该校通过强化常态机制、突出需求导向、注重先锋引领等措施,引领青年博士走进企业车间,赋能“强城共富”。截至目前,学校已推动100余支博士教师团队进驻企业,聚焦企业“卡脖子”难题,开展联合攻关、技术创新,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产业转型升级。


“双百双促”活动出征仪式现场。学校供图。

强化常态机制

由学校牵头组织博士团队定期访企

今年4月24日,温理工举行“红色循理·精工先锋”校地企党建联建推进会暨“双百双促”活动出征仪式。“双百双促”活动以“百个博士团队服务百个企业”“百个学生团队服务百个村社”行动为载体,构建“强温有理”党建联建新格局,推动二级学院党组织发挥专业优势,深化与地方党委部门、乡镇(街道)、村社、企业等单位的党建联建,引导广大师生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基层治理实践中担当作为、勇当“三个”先锋。

“确保活动落地见效,我们对工作机制进行了创新完善,由校领导带队落实,以制度化推动常态化。”温理工校长周文龙介绍说,学校专门制定《“双百双促”工作指引》,自上而下推动活动有序开展。4个多月来,学校层面已组织博士团队展开“双百双促”企业行15次,由校领导带队,让青年博士与服务企业进行真诚的交流,在更多领域形成合作。特别是暑假以来,学校利用假期时间密集组织企业行活动,以让博士们与企业对接更加顺畅,更好地服务企业。


7月28日,周文龙带队前往张鑫博士团队服务的浙江石化阀门有限公司开展调研,听取企业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全流程,深入了解企业创新足迹。张鑫博士团队来自温理工机器人工程学院,此前与石化阀门公司在“特种阀门研发”“阀门数字化设计与仿真”等项目上已经形成合作。通过深入交流,团队摸清了企业的技术需求与发展痛点。未来,校企双方还将在特种阀门研发中心共建、技术攻关揭榜、团体标准制定等多个方面寻求合作。

周文龙表示,高校肩负着深耕地方、服务地方的重要使命,温理工始终秉持 “产城融合”和“打破围墙办大学”的核心理念,围绕泵阀等地方特色产业需求,整合相关院系的科研力量与教学资源,实现跨学科协作,通过“校中企、企中校”的模式,让不同学院的师生共同参与到产业项目中,形成服务地方产业的合力。同时,聚焦泵阀产业的共性难题,共建联合实验室与测试平台,让高校科研紧密扎根于企业生产实际,加速科技成果的快速落地与转化,推动温州泵阀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浙江经济的整体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双百双促”企业行在暑假期间还走访了新世纪发展集团、温州万全教育集团、中国(温州)智能谷、温州仕博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雷震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温州市公用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青年博士们与企业负责人、技术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突出需求导向

让企业出题确保科研成果精准落地

“‘双百双促’是温州理工学院立足应用型办学定位的创新性探索,开展企业行主要为了推动博士团队定期进入企业、更好服务企业,同时,建立企业出题、博士接题、学校解题的良好互动机制,打造有温理工辨识度的‘穿工装’的博士团队,建设一批‘建在企业车间’的实验室空间。”温理工党委副书记吕朝晖介绍。


企业行期间,学校始终紧抓企业痛点,突出需求导向,让企业出题,以确保科研成果精准落地。今年5月中旬,吕朝晖带队前往王鑫博士团队服务的恒丰泰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调研,围绕企业“卡脖子”问题展开探讨。其间,王鑫博士介绍起与恒丰泰结缘的故事,“我是从东北过来的,没有本地产业资源,也不熟悉浙商文化,只能勤跑车间。”

2024年,王鑫主动向学校申请赴恒丰泰挂职。来到企业后,她在生产车间连续“蹲”了两周,以快速了解生产流程。其间,她发现产品装配流程一致性较差,不良品返工影响生产效率,便专门针对该工艺流程定制了零件选配系统,最终将产品性能提升30%,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200万元。获得认可后,她又在恒丰泰设立了博士创新站。团队以恒丰泰生产的机器人RV减速器为研究对象,开发各类高精度、高扭矩、轻量化新型RV减速器。


今年6月上旬,温理工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金庆良带队走访了马稚中博士团队服务的浙江金风科技有限公司。双方围绕如何发挥学校学科、专业、人才优势,结合企业发展需要,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此前,马稚中博士与金风科技等企业揭榜市级科研项目,为企业破解了技术难题。2024年,温州理工学院携手浙江金风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贝良风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揭榜温州市重大科研项目《基于深度学习的风力发电机工业听诊智能监控系统开发》。马稚中作为项目的第二负责人研发出“基于深度学习和声音处理技术的风电专用工业故障识别系统”,打通从技术创新到成果转化、场景应用的全链条突破,“我们不要‘纸面成果’,而要打通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最后一公里。”

金庆良表示,“双百双促”行动是学校深化校地、校企融合,践行应用型高校使命的重要载体,学校将坚持党建引领,进一步拓展“点单式服务”的深度与广度,持续推动博士团队深入产业一线纾困解难。

注重先锋引领

以学科支撑遴选专业人才协同攻关

“双百双促”行动注重先锋引领,专门遴选育人水平高、能支撑学科建设、能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应用型师资队伍,以产带研、以产促教,深化“校企联动、产教共生”的双向融合机制,当好先锋示范;突出团队建设,特别组建“双师型”教师、“产业教授”“本土专家”团队,支持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协同攻关,将团队研究方向、研究领域与社会需求、产业需求结合。

今年6月20日,温理工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孙卓亚博士与温州市泽程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签约,他将帮助企业开发聚氨酯发泡机在线监控系统。孙卓亚学的是电气工程专业,主要研究电力电子智能化,“与企业合作期间,我发现这家企业在设备智能化方面存在一些欠缺,便有了这个在线监控系统开发项目,这个项目属于智能运维领域,可以随时掌握设备的状态,减少故障发生提高效率,预计能为企业带来500万元的产值。”   

孙卓亚与泽程机电的合作源于温理工机器人工程学院叶云洋博士。叶云洋博士带领团队扎根企业车间,创立多个企业博士创新站,攻克了多项难题。浙江德盛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的核心产品——超高压微射流均质机,长期受限于均质效果瓶颈,他带领团队经过上百次实验,成功攻克技术难关。今年3月,叶云洋设在该企业的博士创新站成功入选浙江省第四批“博士创新站”。


深耕自己领域的同时,叶云洋博士还跨学科培养技术骨干30余人,牵头搭建起校企合作网络。除推动孙卓亚博士揭榜温州市泽程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聚氨酯发泡机在线监控系统”项目以外,他还促成温理工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张富平博士与贝普医疗共建博士创新站,攻关“注射器缺陷检测”项目,填补行业空白;助力温理工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龚俊锋博士与浙江科创电子合作攻关“直流电源综合检测系统”,拓展能源赛道等。 叶云洋说,“创新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让技术带着‘泥土味’,在产业土壤里扎根生长。”

温理工党委书记陈永光表示,未来,温理工将贯彻学校“136”发展重点,强化“理工类”“应用型”“校城融合”办学定位与特色,聚焦“市场所需、产业所向、企业所盼、高校所能”,不断强化党建引领与实践创新的深度融合,推动博士团队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通过一个个具体项目的落地见效,让校地校企融合的“同心圆”越画越大,形成特色鲜明的“双百双促”活动品牌,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温理工力量。

来源:https://wdapp.wzrb.com.cn/app_pub/xw/jy/202509/t20250907_568762.html?docId=568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