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力量所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立德树人”的灵魂工程,而高校思政工作者是这一灵魂工程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本栏目的每篇案例都来自温州高校思政工作的生动实践,它们从一线思政工作者的视角,带领我们一窥当下大学生群体的学习、生活、工作现状,去领略他们是如何一步步成长成才,成为国家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的。
金锡标刚刚结束一通电话。电话是他曾经的学生邹家伟打来的。邹家伟一会儿关心学校里的疫情防控情况,一会儿又询问海鸥护卫队的情况。
金锡标是温州理工学院海鸥护卫队的指导老师,而邹家伟是海鸥护卫队的第一任队长。师生二人有着说不完的话题。
退伍学生希望在校园守护国旗
2017年9月,邹家伟结束了两年的军营生活,重回校园。初回校园的他还有些不适应,异常想念部队生活,想念军装、国旗。与老师金锡标多次商量之后,师生二人决定创建“海鸥”护卫队。
2017年12月,海鸥护卫队正式成立,这支学生队伍以护卫国旗为使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负责每周升旗任务及学校大型活动的仪仗任务,同时也是温州理工学院安全的守卫者。“海鸥象征不屈不挠、勇敢无畏,也寓意和平。”金锡标阐释了队名的由来,他说,学生们生于国旗下,对祖国都抱有着神圣的初心,成立这样的护卫队正是学生爱国爱党的体现。
海鸥护卫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退伍学生和积极向上的学生。截至目前,这支队伍里有成员153人。日常中,成员们一起参加队列队形训练、操枪训练和体能训练,还有优秀的退伍学生担任他们的教练进行组训。
从新生军训,运动会开幕,到每周一升旗,重大节日出旗等,海鸥护卫队总能够圆满完成任务。同时,海鸥护卫队也代表温州理工学院受邀参加了各类活动,成为了学校对外展示形象的窗口。
优秀的护卫队成员成学习榜样
彭而广也是一名退伍学生,在他两年零三个月的军旅生涯中,最耀眼的经历就是在2019年,那年他作为海军方阵的一员参加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仪式。如今他回到校园,成为海鸥护卫队中的训练教官。当他向其他成员讲述自己在阅兵仪式特训的点点滴滴时,总会鼓舞起大家的斗志,一次又一次认真地投入到训练中。
去年刚毕业的程琳娜,曾为三军仪仗队的优秀队员。在海鸥护卫队刚刚起步之时,她也毫不犹豫地加入了海鸥护卫队。程琳娜在团队中教学升旗动作,让海鸥护卫队成为了一个更专业,更正规的一个团体。
第一任队长邹家伟在大学期间,他以军人的意志严格要求自己,不仅坚持出操坚持参加校园活动,对学习也不松懈。四年的校园生活,他荣获多项荣誉称号,获得大大小小百余个奖项,最终还考取了浙江工商大学研究生,成为了海鸥队员中的楷模。
高校将国旗精神融入学生教育
“每当温州理工学院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时,海鸥护卫队总活跃在第一线,他们不仅从思想上引导学生感受家国情怀、担当责任,还从行动上推广国旗文化,并将国旗精神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温州理工学院学生工作部负责人杨雄表示,海鸥护卫队是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先进组织,在青年学生团体中发挥红色领航作用,也代表着理工大学生的形象。
如今,大学生已成为军人的主力。2021年浙江省春季入伍的新兵中,大学生占比达到90%。“部队塑造了大学生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的家国情怀和勇于担当、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所以他们更是深知守好学校、守好国旗,就是守好国家,因为‘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温州市教育局高教处处长吕信恩赞扬邹家伟、彭而广、程琳娜等同学正是大学生军人中的优秀代表,赞扬温州理工学院的“海鸥护卫队”正是大学生军人传承红色基因、勇于担当使命的优秀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