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温州理工学院法学院与温州市龙湾区海滨司法所联合启动学生调解员项目,由大学生组成的“小红枫”基层人民调解队伍迎着春风出发,踏上了共创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青春之路。他们走进社区、深入田间地头,把课本知识“搬”进现实,用年轻的视角参与社会治理,用专业的判断化解矛盾纠纷。
“枫桥经验”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其核心是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如今,这一基层治理的“金名片”在温州被注入新活力。温理工法学院的学生调解员们以人民调解为切入点,运用所学法学知识,在基层一线磨炼本领、提升能力,探索“学生+治理”的融合路径。
作为项目的合作单位,海滨司法所为“小红枫”团队搭建了完整的实践平台,从基础培训、现场观摩到实战演练,一步步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社会治理能力。调解员们不仅学习调解技巧,更学会如何“带着感情做工作”,如何倾听、沟通、化解,真正做到依法调解、以情促解。
温州市司法局副局长刘贤平在走访调研“小红枫”基层人民调解队时指出,在当前土地征收、机场三期项目建设等重点工程推进过程中,前期法律服务是预防矛盾的关键环节。“通过规范协议签订、厘清法律边界、识别潜在纠纷,不仅能大大减轻事后调解的压力,也为学生们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战机会。”
在司法所专业调解员的指导下,“小红枫”队员们逐步参与到实地调解、法律咨询、普法宣传等一线工作中,同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辖区群众反映较多的典型问题开展专题调研,提出有针对性的法律建议与解决路径,为地方政府提供青年视角的智力支持。
近年来,温州理工学院法学院不断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积极整合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多方资源,构建“课堂—基地—社会”三位一体的实践育人体系。此次与海滨司法所的合作,是推进法学教育服务地方、推动政校共建的又一新尝试。同时,学生调解项目也将持续深耕基层治理的各个维度,探索更多“普调结合、法治赋能、青年助力”的创新路径,绽放出浓厚的乡土气息与青春风采。